本刊11年11月版曾刊登“子雨”先生的:“打比方,我在醫(yī)患溝通中”一文,拜讀之后,受益匪淺,掩卷細思,在這樣一個醫(yī)患關系日趨“緊張”的時代,良好的醫(yī)患溝通越來越顯現(xiàn)出其重要作用,“打比方”確是一劑溝通良藥。其實除了兒科,其它臨床各個科室都可以照方抓上一副。筆者將自己一些體會提出來與讀者共享。
體會一 職業(yè)作比:
與患者溝通之前,先要了解患者或家屬的職業(yè),用他所熟悉的職業(yè)去打比方說明一些問題。曾經(jīng)有一位孕婦來我院做產(chǎn)前檢查,她的丈夫很是緊張,問道:“是不是所有檢查報告正常,就表示孩子一定沒有問題?”當聽說不能保證時,他很氣憤地說:“那查了有什么用,不是亂檢查嗎?”我們先問他:“您是做什么職業(yè)的?”他說:“我是做房地產(chǎn)銷售的?!薄澳悄銓κ鄯渴莾?nèi)行,我們就用賣房子來打個比方,比如一套精裝修的房子,你們在房屋出售之前是不是要先驗收?”“是?!薄澳鞘遣皇欠课菹嚓P的所有的東西都檢驗,小到一根釘子都出具檢驗報告呢?”“不是,我們只能按照相關規(guī)定查一些重要的方面。”“那是不是驗收合格,你們就保證這套房子70年都不會出一點問題呢?”“那也保證不了,萬一業(yè)主自己住進去弄壞了什么也要我們負責嗎?”“理解,那我們的產(chǎn)前檢查就好像你們給房子做驗收一樣,檢測結(jié)果沒有問題只能代表現(xiàn)在我們所能檢測到的部分是正常的,從現(xiàn)在開始到孩子出生還有很多可能影響胎兒的因素,誰也不能保證他不會發(fā)生。所以結(jié)果正常是好事,但也不能掉以輕心,還是要好好保胎。”這么一解釋,這位準爸爸就能理解多了。
后來同樣的問題我們遇到了很多人問,根據(jù)提問人的不同職業(yè),我們把胎兒比作了一輛新汽車,一件新衣服,一池塘的魚苗或者一片果樹林。其實這些比喻并不十分恰當,因為胎兒是一個生命,生命本身以及生命的孕育過程都比一件商品要復雜得多。然而,就是這樣一個不恰當?shù)谋确?,會使孕婦,患者們產(chǎn)生認同感,也有利于我們與他們溝通。
體會二 常識作答:
在回答一些專業(yè)性強的問題時,不妨可以用一些每一個人都了解的知識去打個比方。很多患者在第一次就診時就會問:“我這個病能不能好,要用多少天藥?”他們希望醫(yī)生能夠給他們一個具體的答案才滿意。但這是不實際的,如果我們給了患者一個具體的時限,就大大增加了他們的心理預期,一旦做不到,就會觸發(fā)矛盾。這時候,我們就會給他打個比方:就拿建房子來說吧,雖然建房之前施工隊會有一個時間規(guī)劃,比如一年完成,實際操作過程中,有可能因為材料不到位,工地缺人手等等原因而使工期延遲至一年半,兩年都有可能,甚至有極個別房子建了一半就推倒重建了,我們治病的過程就好比建房子,就算給你一個預期的治療時間,也只是經(jīng)過統(tǒng)計其他人治療相同的病所花費的平均時間,具體到你個人,無法確定。這樣的答復,會降低他們的心理預期,但患者們聽了往往會點頭贊同。
還有一些年齡大的患者,他們自己或者家屬就診時會問醫(yī)生“我以前還是好好的,現(xiàn)在怎么會得了這種???”這時候如果我們從病理學,生理學,遺傳學等等非常專業(yè)的方面、用專業(yè)術語跟他解釋,肯定弄得他們一頭霧水。不如簡單點跟他們講:人就如同一個機器一樣,機器用一段時間肯定會生銹,會老化,人從生下來以后就也是一分鐘都不停地運轉(zhuǎn),隨著年歲的增加,自然有可能出問題了,機器可以換零件,人很難換,只能保護好自己的“零部件”,不讓繼續(xù)受損?;蛟S這樣一說,人們就更容易接受了。
其實,無論是用職業(yè)打比方,還是用常識舉例子,可以解決很多患者的疑惑,而不僅僅是上面所舉的一兩個例子。只需要我們注意兩個要點:一是多思考,遇見每一個病人都要在個體化治療的同時個體化思考,怎樣用他能聽懂的語言去跟他對話,這樣在需要的時候我們才能打出一個很好的比方,來進行針對性溝通;二是多交流,要多花點時間與患者充分溝通,而不是因為自己很忙或者其它原因,不愿與患者多說,尤其是看上去滿臉疑惑的人,我們一定要給他們一個滿意的答復,否則,哪怕很小的問題也有可能被放大成為醫(yī)患糾紛。
最后,還要呼吁大家在與患者朋友們溝通的時候打一個關于看病的比方:很多人把看病比作消費,就好像買件衣服、吃頓大餐、游個樂園或者住個星級酒店,認為我只要花了相應的錢,就理應得到相應的服務與享受,否則退貨!同樣,我到了醫(yī)院,給了你錢,就應該把病治好。其實看病與消費完全不同,診療的過程中存在許多未知因素,看上去再小的病,也沒有誰能保證你能治好。其實我個人覺得看病更像是一種投資,它是有風險的,你有可能花很少的錢就治好了很棘手的病,也有可能花費巨大卻收獲甚微,甚至“一無所獲”。作為醫(yī)院只能保證藥“貨真價實”,卻無法保證人“藥到病除”。如果人們更認同后一個比方,相信他們更能理解醫(yī)療的內(nèi)涵,也更有利于醫(yī)患之間的溝通。
兆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