兆榮
一次偶然的機會,用“懶人聽書”聽到了一段“壹周立波秀”,周立波同志用雅趣的語言來表達了他對“慈善”的一些不同看法,聽后頗有同感。
說到慈善,很多人第一感覺就是“捐款”,或是成立組織,基金會,或是建學校,醫(yī)院??傊x不開錢,認為只要捐錢就是做慈善,而且捐的越多,就越是大善,于是一些捐了特別多錢的大企業(yè)家搖身一變,也同時成了大慈善家。而立波則認為“慈善”不是只有慈善家才能做的事,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,不管有沒有錢:比如你在公交車上為老幼讓座;在公共場所勸阻吸煙;在路邊阻止中國式過馬路;在小區(qū)里幫助左鄰右里,甚至你真心為一個千里之外的力所不及的弱者的祈禱,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慈善。
是的,有錢人只是少數(shù),有錢人中肯捐錢的就更少了,單靠他們做慈善是遠遠不夠的,對于我們來說,只要是“善行”就是做了慈善了。有人認為,他們周圍沒有什么慈善可去做,但在我看來,作為一個在醫(yī)院工作的人,“慈善”是做不完的。每天我們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病人,他們都是遇到病痛、麻煩才來到醫(yī)院的,并不是逛坡子街或金鷹一不小心逛過來的,他們就是我們要做的慈善的對象。對于大多數(shù)病人,我們不需要捐錢,只需要捐出“行動”:熱情的接待,溫暖的話語,認真檢查、分析,細心鑒別、診斷,合理用藥、治療,千萬別忘了宣教和溝通,別做“聾子醫(yī)生”“啞巴護士”,這樣我們就已經(jīng)做了慈善。我們醫(yī)院的院訓不就有一句“善待病人”嗎?我們在履行院訓的時候,已然成了慈善家。
很多人做慈善,是在工作時間以外去做的,而我們卻可以“利用職務之便”,在工作時間隨時做慈善。從這個角度講,我們“賺”了,當然,我們也可以在工作時間以外去做慈善,比如,很多人知道我是醫(yī)生時,就立刻把自己大大小小的毛病拿出來請教,此時“不厭其煩”就是慈善,作為中醫(yī)師,我還會經(jīng)常指點他們一些養(yǎng)生的方法,生活中的宜忌;說不定我們多的一句話使他們看病少走了冤枉路,或者小毛病沒有轉(zhuǎn)成大麻煩。這雖沒有“勝造七級浮屠”,卻也是“勿以善小而不為”了。相信很多醫(yī)護同仁都會有類似的經(jīng)歷,他們也是在不知不覺中做著慈善。
很多醫(yī)療界的同事都會覺得我們的付出與收入遠遠地不相符:高風險換來低收入。沒辦法,這就是現(xiàn)實,誰讓醫(yī)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(yè)呢?改革正在進行中,我們不是決策者,只能等待,但換一個角度來想想,就當我們是做慈善的吧!
做慈善也不都是付出,每當你盡心盡力幫助了一位患者,或是根除了他的頑疾,或是緩解了他的病痛,或者僅僅是為他指對了一條道路,這時候你聽到他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一聲“謝謝”,或是看到他當著別人的面力捧你的時候,你一定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存在的價值。這些“非物質(zhì)文化”方面的“得”是用錢也買不來的。當然,這個社會是復雜的,衷心提醒那些善行天下的我的小伙伴們,行善時要注意保護自己,真心不希望你成為又一個被扶起的老太太訛詐的人。
雖然我是無神論者,但相信“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”,這種唯心主義理論沒有什么不好,做慈善可以升華我們的思想,滌蕩我們的心靈,使我們的生命更加充實全面,何樂而不為?
上善若水,希望大家都能“從善如流”! 善哉……